在高溫物料輸送場景中,真空上料機的耐熱材料選擇直接影響設備的穩定性、安全性和使用壽命,需結合物料溫度、物理特性(如硬度、腐蝕性)及設備核心部件的功能需求綜合考量。
一、與高溫物料直接接觸的核心部件材料
輸送管道與料斗:這類部件需直接承受高溫物料的持續沖刷和熱傳導,材料需具備優異的耐高溫性和耐磨性。
金屬材料:不銹鋼(如310S、309S)是常用選擇,其中310S不銹鋼含鎳、鉻量高,可耐受1000℃以上的高溫,且抗氧化性強,適合輸送800℃以下的固體顆粒(如陶瓷粉末、金屬碎屑);對于更高溫度(如1000-1200℃)的物料,可選用耐熱合金(如Inconel 600),其在高溫下仍能保持較高的機械強度,且抗熱疲勞性優異,但成本較高。
非金屬材料:陶瓷(如氧化鋁陶瓷)耐高溫可達1600℃以上,且硬度高、耐磨性強,適合輸送高溫且硬度大的物料(如耐火材料顆粒),但脆性較大,需避免劇烈沖擊;石英玻璃可耐受1200℃高溫,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,便于觀察物料輸送狀態,適合潔凈度要求高的高溫粉體(如醫藥中間體),但抗沖擊性較差。
密封組件:密封件需在高溫下保持彈性和密封性,防止真空泄漏。
當溫度在200-300℃時,可選用氟橡膠(如FKM),其耐化學性和耐熱性較好,能適應多數非強腐蝕性高溫物料;
溫度超過300℃時,需采用全氟醚橡膠(FFKM),其可耐受300-320℃的持續高溫,且幾乎不受化學物質侵蝕,適合嚴苛的高溫、高腐蝕環境(如含酸堿的高溫粉體);
若物料溫度極高(如500℃以上)且對密封性要求稍低,可采用金屬波紋管密封,通過金屬的彈性形變實現密封,同時耐受高溫氧化。
二、設備結構與傳動部件材料
真空泵與驅動部件:真空泵的泵體和葉輪若接觸高溫氣體(由物料傳導或揮發產生),需選用耐高溫的金屬材料,如球墨鑄鐵(可耐受300-400℃)或鑄鋼(如ZG230-450,適合400℃以下),避免因高溫導致材料強度下降或變形;傳動電機需搭配耐高溫絕緣材料(如H級絕緣漆),確保在環境溫度50-60℃時仍能穩定運行。
過濾元件:真空上料機的過濾器需阻隔物料顆粒并耐受高溫氣流,通常選用耐高溫濾材,如玻璃纖維濾布(耐溫250-300℃)、芳綸纖維濾布(耐溫200-250℃),或金屬燒結網(如316L不銹鋼,耐溫 600℃以上),后者同時具備耐磨性,適合輸送高溫粗顆粒物料。
三、材料選擇的關鍵原則
溫度匹配性:優先根據物料的實際溫度(包括瞬時高溫和持續溫度)選擇材料,確保材料的長期使用溫度高于物料溫度10-20%,預留安全余量以應對溫度波動。
環境適應性:若高溫物料含水分、油脂或化學腐蝕性成分,需兼顧材料的耐水性、耐油性或耐腐蝕性(如316L不銹鋼比304不銹鋼更耐酸堿)。
機械性能平衡:避免單純追求耐高溫性而忽視材料的機械強度,如陶瓷雖耐高溫但脆性大,需在結構設計中增加緩沖或加固,防止物料沖擊導致碎裂。
通過合理匹配材料與工況,可確保真空上料機在高溫物料輸送中保持穩定的真空度、減少部件損耗,從而延長設備壽命并降低維護成本。
本文來源于南京壽旺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m.gyuwo.com/